走绳
基本介绍:
图片 走绳,英文名叫Slacklining,最早是从攀岩运动中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,这种运动的发源地是美国中部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,这里是美国非常著名的一处攀岩胜地,攀岩者常年络绎不绝。
走绳据说是攀岩者完成攀岩任务后在返回的路途中发明的运动,为了打发无聊的行走时间,同时也作为一种日常的身体练习,他们常常在途经的停车场护栏以及保护行人的扶手栏上行走,以锻炼平衡感。上世纪70年代中期,这种运动在攀岩者中流行起来。
早期的走绳运动还只是一种小众极限运动,攀岩者用它来寻求更大的刺激,他们在悬崖峭壁之间架设绳索,挑战高空行走纪录。如今,走绳的危险系数已经降低了很多,人们随便在两棵树甚至两根电线杆之间绑上绳索,就能加入这项运动。
编辑本段运动分类
在固定的两点之间拉条尼龙绳,然后在绳子上面行走的运动就叫“走绳”,它可以锻炼身体平衡。走绳与走钢丝不同,绳子绑好后不要求像钢丝绷得那么紧,可以有些弯度。
走绳运动对场地没什么限制,只需要准备一条宽扁的具有韧性的绳子,将其离地悬空系在两点上,松紧度只要整个人踩上去,绳子没有触地即可。走绳运动学起来很快,先从双脚在绳索上站立练起,如果能在上面坚持10秒钟,就可以进入下一环节,学习如何用一只脚在绳索上站立。然后,再学习迈步、行走以及转身。
根据人们“走绳”的地点和高度不同,走绳可以分为在离地面很近的绳子上行走的“花样走绳”、在架在河流上面的绳子上行走的“水上走绳”、以及在离地面很远的绳子上行走的“高空走绳”等。
编辑本段玩家说法
孩子们学得最快:
图片 美国小伙亚当·博尔特是一名纪录片摄影师,他是走绳运动的爱好者。他说,走绳看起来很难,其实“人们天生就知道如何保持平衡,所以大部分初学者都能在一个小时内学会”。
博尔特自创了一套教授初学者的方法:先从双脚在绳索上站立练起,如果能在上面坚持10秒钟,就可以进入下一环节,学习如何用一只脚在绳索上站立。然后,再学习迈步、行走以及转身。博尔特说,走绳能让全身都得到锻炼。
有了一定基础之后,走绳者还可以开发出更多的进阶玩法,比如在绳子上跳跃、跳舞、练瑜伽。走绳还可以作为一种集体活动,比如两人各踩一根绳子,互接飞盘;也可玩三人或多人走绳,将各自的绳子连在一起,这类玩法对集体协作性要求很高。
博尔特说,孩子通常比大人更快掌握走绳技巧。“孩子们都喜欢这项运动,而且学得也快,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个子小、身体轻、胆子大的缘故。”他不失时机地向周围的家长推荐走绳,“现在有太多孩子整天坐在沙发上,一动不动地喝饮料,让他们学会走绳是我的使命。”
编辑本段.
入门要求
图片 走绳虽然在形式上近似于马戏表演中的走钢索,在细节处还是有很大分别的。专业的走绳绳索大多是扁条状的,因此走绳也被称做“走扁绳”。
绳子绑好后不要求像钢丝绷得那么紧,允许有些弯度,实际上,这也是走绳的难度和趣味性所在。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调节绳子捆绑的松紧度,当然,绳子绑得越松,晃动得就越厉害,行走的难度也就更高。
装备
走绳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,所以不是什么绳子都能用来“走”的,最好去网站上购买专业的走绳装备,包括绳钩、绳扣、宽度不等的尼龙扁条状绳索,价格从30美元到230美元不等。
攻略
初学者可以将绳子绑到离地面较近的位置,同时绳子周围可以放些毯子、泡沫地垫等软性缓冲物提供保护。
走绳最好赤脚,这样走起来才更稳,不会打滑。当然,如果场地条件不允许,也可以穿鞋走,但要尽量选择材质较柔软的鞋。
初学者不宜用过长的绳子,最好用短绳,而且要拉紧一点,因为绳子越长、越松,晃动的幅度就会越大。将绳子绑在树干上之前,最好先用布或旧衣服把树干包起来,以免树木受伤。
文章评论
没有帖子